欸,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——B型人格。話說,我這人一直都挺隨性的,做事情嘛比較跟著感覺走,不太喜歡被框框條條束縛住。最近,我開始對人格類型這玩意兒產生興趣,就想著好好解一下自己。
一開始,我在網上東翻西找,想看看有沒有什麼關於B型人格的資料。你們猜怎麼著?還真讓我找到不少!
摸索階段
- 第一步,當然是先搞清楚啥是B型人格! 網上說,B型人格的人通常比較樂觀、開朗,喜歡社交,還很有創造力。我一邊看,一邊心裡嘀咕:這說的不就是我嘛
- 然後,我就開始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。 比如,我平常是不是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,遇到事情比較隨性,不太會鑽牛角尖?我是不是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,在聚會上總是那個氣氛擔當?想到這裡,我還特意翻翻以前的照片,看看自己在朋友聚會上的樣子,還真是挺活躍的!
實際操作
光是看資料和回憶還不夠,我決定來點實際操作!
- 我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在不同場合下的反應。比如,當工作上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時,我是不是能保持冷靜,還是會一下子就慌神?當朋友跟我抱怨一些煩心事時,我是不是能耐心地傾聽,還是會不自覺地打斷對方?
- 為更客觀地記錄自己的行為,我還開始寫日記。每天晚上睡覺前,我都花點時間回顧一下當天發生的事情,特別是那些讓我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事情。我會把自己的感受、想法和反應都詳細地寫下來,這樣方便我以後回頭分析。
深入挖掘
隨著記錄的內容越來越多,我開始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。
- 我發現自己在跟不同的人相處時,態度確實會有所不同。對那些跟我比較熟、比較合得來的朋友,我會表現得更隨性、更自在;而對那些不太熟的人,我則會稍微收斂一些,表現得更客氣一些。
- 我還發現,當我對一件事情特別感興趣的時候,我的行動力會變得超強!我可以立馬放下手頭的其他事情,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件事情中去。但如果這件事情讓我感到無聊或者沒什麼挑戰性,我就很容易分心,拖拖拉拉的不想做。
總結
經過這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,我對自己這個B型人格有更深的解。我發現,B型人格的這些特點,既是我的優勢,也是我的劣勢。
- 優勢在於:我很容易適應新的環境,跟不同的人都能聊得來;我對生活充滿熱情,總是能發現有趣的事情;我的思維比較活躍,經常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點子。
- 劣勢在於:我容易衝動,做事情缺乏計劃性;我容易分心,注意力不夠集中;我有時候過於隨性,會讓別人覺得我不夠嚴謹。
接下來,我打算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,同時也要努力改進自己的不足。比如,學著做一些簡單的計劃,提高自己的專注力,在跟人溝通時更注意細節等等。我相信,只要我堅持下去,一定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!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。希望我的這些經驗能對你們有所啟發。如果你們也有什麼關於B型人格的有趣發現,歡迎留言跟我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