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我家那小傢伙的脂漏性皮膚炎,真是一把辛酸淚!一開始,只是頭皮上有些黃黃的、油油的皮屑,那時候還以為是正常的乳痂,想說過陣子就會自己好。
結果咧,越來越嚴重!不只頭皮,連臉頰、眉毛、耳朵後面都紅紅的一片,還會滲出一些黏黏的液體,看起來真的好可憐!每次看他癢得一直抓,抓到破皮流血,我這做媽的心都揪在一起!

帶去看醫生
當然是趕快帶去看醫生!醫生一看就說是「脂漏性皮膚炎」,還好不是什麼大問題,但就是要耐心照顧,不然很容易反覆發作。
清潔、保濕,樣樣不能少
醫生說,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清潔和保濕。我那時候才知道,原來之前都做錯!
- 洗澡不能太頻繁:以前怕他髒,幾乎每天都洗澡,還用肥皂搓來搓去。醫生說,這樣反而會把皮膚的保護層洗掉,讓皮膚更乾燥、更容易發炎。
- 水溫要適中:水溫太高也會刺激皮膚,所以要用溫水洗。
- 不能用肥皂:醫生說,肥皂太刺激,要用清水或是嬰兒專用的沐浴乳。
- 洗完要擦乾:洗完澡後,要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拍乾,不能用力擦,以免摩擦到皮膚。
- 保濕很重要:洗完澡後,要趕快擦上乳液,幫皮膚保濕。醫生推薦幾款嬰兒專用的乳液,說成分比較單純,比較不會刺激。
藥膏、油膏,雙管齊下
除清潔和保濕,醫生還開一些藥膏和油膏給我們。
- 藥膏:醫生說,藥膏可以消炎、止癢,但是不能長期使用,不然會有副作用。我都是在皮膚比較嚴重的時候才擦,而且只擦薄薄的一層。
- 油膏:油膏可以軟化皮屑,幫助皮屑脫落。我都是在洗澡前先擦上油膏,等皮屑軟化後再洗掉。
漫長的抗戰
就這樣,我每天都照著醫生的指示,幫寶寶洗澡、擦乳液、擦藥膏。雖然過程很繁瑣,但為寶寶的健康,再辛苦也值得!
大概過一兩個月,寶寶的皮膚狀況終於慢慢好轉!雖然偶爾還是會有一點紅紅的,但至少不會再滲出黏黏的液體,也不會一直抓個不停。
這段期間,我也學到很多照顧寶寶皮膚的知識。現在,我都會特別注意寶寶的清潔和保濕,也會盡量避免讓他接觸到過敏原。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其他有同樣困擾的媽媽們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