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我怎麼知道小孩性別這件事,說起來也是蠻有趣的。
其實一開始,我和我老婆都覺得是男是女都健康最重要嘛但畢竟是第一個小孩,還是忍不住會好奇。

剛開始懷孕的時候,大概七八週,就聽說可以抽血驗 DNA 看性別,但我跟我老婆討論一下,覺得好像沒那個必要,而且也怕對寶寶不就先擱著。
後來到差不多四個月左右,也就是大概十六週左右,醫生排個 B 超,想說順便問問醫生能不能看到。那時候超緊張的,躺在床上,眼睛一直盯著螢幕。
醫生很仔細地檢查寶寶的各個部位,然後就停留在寶寶的下半身那邊。我跟老婆都屏住呼吸,等著醫生開口。結果醫生只是笑笑說:「寶寶很健康,一切都很」完全沒提到性別!
我有點不死心,就暗示性地問一下:「醫生,看起來…像爸爸還是像媽媽?」醫生還是笑笑,說:「像爸爸像媽媽都重要的是健康。」
看來醫生是不會主動說。後來我才知道,現在台灣的規定是,除非有醫學上的需要,不然醫生不能透露寶寶的性別。
回家後,我跟我老婆還是很好奇,就開始在網路上查資料,看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可以知道。結果發現,很多人說要看 B 超的影像,自己判斷。
我就把那張 B 超的圖放大又放大,仔細研究。網路上說,如果是男生,可以看到類似「小雞雞」的東西,如果是女生,就沒有。但我怎麼看都看不出來!螢幕上就是一團模糊的影像,我根本分不清楚哪個是哪個。
後來,我就死心,想說還是等生出來再揭曉!反正時間也快到。
結果咧?
其實是在一次產檢的時候,我老婆不小心聽到護士跟醫生在討論,說:「這個媽媽的報告是 XX,確定是個 DD 喔!」
老婆一聽到「DD」,就知道是男生!回家跟我說的時候,我還不太相信,覺得是不是聽錯。
一直到寶寶出生,我親眼看到是個帶把的,才終於相信,原來之前猜那麼久,都是白費力氣!
所以說,要知道小孩性別,方法很多,但最準的,還是等生出來的那一刻!這就是我的實踐記錄,希望對你們有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