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嘞,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在「性器期」這方面的實踐記錄,別想歪哈,我說的是心理發展階段,不是你們想的那種!
事情是這樣的,我最近對兒童心理學特別感興趣,就開始啃一些相關的書,弗洛伊德那套理論嘛大家都懂的。看到「性器期」這部分的時候,我就想,光看書不行,得結合實際觀察才能理解更透徹。

所以我開始觀察我家那兩個小兔崽子,一個四歲,一個五歲,正好卡在這個階段。一開始我還真沒發現啥特別的,直到有一天,我看到他們倆在偷偷摸摸地玩玩具。
那天下午,我裝作沒事發生一樣,默默地觀察他們。
- 小兒子拿著他的玩具車,一直往自己褲襠那兒蹭,還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。
- 大女兒,就一直在那裡問:「這是什麼?這是做什麼的?」
我當時就覺得,書裡說的「對性器官產生興趣」好像是真的,他們開始注意到自己身體的不同。而且他們還會通過一些行為來探索這種不同,雖然看起來有點笨拙和搞笑。
後來,有一次洗澡的時候,小兒子突然問我:「爸爸,為什麼你的小雞雞跟我不一樣?」我當時差點沒嗆著。我深吸一口氣,努力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解釋一下,什麼男生女生不一樣,小雞雞是男生尿尿的地方,之類的。
我發現,坦誠地回答他們的問題,比遮遮掩掩要好得多。
還有一次,我帶他們去公園玩,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滑梯。小兒子突然說:「爸爸,我也想變成那個哥哥一樣!」我問他為什麼,他說:「因為哥哥的小雞雞很大!」我當時就笑噴,心想這小傢伙還挺在意這個的。
我告訴他,每個人都會長大,都會有自己的變化,不用羨慕別人。
通過這些觀察和互動,我發現「性器期」真的不是什麼洪水猛獸,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正常的階段。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,想要解更多,這是很自然的。作為家長,我們應該做的,是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,解答他們的疑惑,而不是視而不見或者過度反應。

一些小建議:
- 不要回避孩子的性問題,坦誠地回答他們。
- 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解釋,不要說太複雜的術語。
- 告訴他們,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不用和別人比較。
- 創造一個開放的環境,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總之,「性器期」是一個充滿好奇和探索的階段,也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。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,健康快樂地度過這個階段!
PS: 當然,我這只是我自己的觀察和記錄,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孩子。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家長們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引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