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給嬰兒取名字,我可真是折騰好一陣子!那段時間,我整天抱著本《康熙字典》翻來覆去,頭都大。
一開始,我就想著,名字嘛得有寓意,還得好聽。於是,我先從有美好寓意的字下手。什麼「祥」、「瑞」、「福」、「澤」之類的,我都仔細琢磨一遍。可是,光有寓意還不行,還得考慮讀起來順不順口。
然後,我就開始研究起字的讀音來。平仄、聲韻,這些我都得考慮進去。畢竟,名字是要叫一輩子的,要是讀起來拗口,那可就太難受。我還特地去查,說名字要避免雙聲,就是聲母相同,聽起來會有點單調。就像「文婉」、「芳菲」這種,雖然字面意思不錯,但讀起來總覺得少點
接著,我又想到生肖。老人家常說,不同的生肖有不同的宜用字。我家寶寶是屬龍的,那我就得找一些跟龍相關的,或者適合龍的字。像是「宸」、「霖」、「騰」這些,我都覺得挺不錯的。
- 木與水組合:我還看到網上說,木和水組合的名字比較說什麼「水生木」,有生生不息的意思。
- 成語起名:我也考慮過用成語來起名,感覺這樣比較有文化底蘊。
最後,我還結合我們家族的傳統。我們家有個族譜,上面有一些字輩的規定。我得按照字輩來選字,這樣才符合家族的傳統。不過,這也給我增加一些難度,因為有些字輩的字,我實在是覺得不太好聽,或者不太適合現代。
最後的成果
經過一番折騰,我總算是給寶寶定下一個名字。雖然過程有點辛苦,但看到寶寶的名字,心裡還是挺滿足的。不過,話說回來,現在取名字真是越來越卷,看看人家佛山那邊,新生兒名字都開始流行「宇軒」、「芷晴」,看來我還得多學習學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