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這個胎兒心跳,我可是有滿滿的經驗可以分享。當初我懷我家老大的時候,也是啥都不懂,每天都提心吊膽的,就怕寶寶在肚子裡有啥狀況。後來,我就開始研究這個胎兒心跳,還真讓我摸索出一些門道來。
一開始,我是想自己在家裡監測寶寶的心跳,可是又不知道從哪裡下手。上網查一堆資料,看得我眼花撩亂,什麼「胎心率正常值是120~160次/分鐘」、「懷孕20週前平均162次/分鐘」…,這些數字看得我頭都大!

後來,我決定直接去醫院找醫生。醫生告訴我,其實,想要知道寶寶的心跳正不正常,最準確的方法還是要做胎心監護。醫生還特別跟我強調,胎心監護可不是隨便看看就裡頭學問可大!
醫生拿出一張胎心監護圖,開始跟我解釋:「妳看喔,這個圖上主要看三個東西:基線率、變異度還有週期性變化。其中,這個基線率就是指寶寶沒有在動、也沒有宮縮的時候,心跳持續10分鐘以上的數據。」
聽完醫生講解,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胎心監護這麼複雜!
之後的每次產檢,我都特別留意胎心監護的結果。醫生說,如果胎心率一直高於160次/分鐘,或是低於110次/分鐘,那就要特別注意,可能表示寶寶有缺氧的狀況。
除去醫院做胎心監護,醫生還教我一招,就是在家裡用耳朵貼著肚皮聽。他說,通常在懷孕後期,寶寶的心臟位置會比較固定,可以讓老公把耳朵貼在我的肚皮上聽聽看,每天聽個幾次。不過,這招我試過,實在是太難!根本聽不清楚!
喔對,醫生還有提到,如果想要自己量胎兒心跳,要先找到胎兒心臟的位置。他說,如果寶寶還不到5個月大,心臟通常在肚臍下面;6~8個月大的時候,位置會往上一點;等到懷孕後期,位置就比較固定。
總之,經過這一番折騰,我總算是對胎兒心跳有比較多的解。雖然過程有點辛苦,但為寶寶的健康,一切都是值得的!
- 懷孕早期可以用腹部B超檢查,看看胎心有沒有規律搏動。
- 胎心監護圖要看基線率、變異度、週期性變化。
- 胎心率持續高於160或低於110都要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