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,我那個小侄子,才剛滿一歲,走路還搖搖晃晃的,可愛的不得。他媽媽,也就是我妹妹,想給他買雙新鞋子。可是,這買鞋可不是件小事,特別是小孩的鞋,大小不合適,可是會影響走路的。於是,我就開始我這趟「兒童腳尺寸」大作戰!
一開始,我還真不知道從哪下手。你想,大人的鞋碼,基本就那幾個,穿幾號就是幾號,可小孩的腳,那可是「一天一個樣」,長得快著!我先是問問家裡的老人,他們說的也都是些老經驗,不太靠譜。沒辦法,只能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。

第一步,量!
這量腳長可是個技術活。我先是拿張白紙,讓小侄子站在上面,然後沿著他的小腳丫畫一圈。這一步得快,小孩可沒什麼耐心,動來動去的。畫好後,我就拿尺子量量,從最長的腳趾頭到腳後跟,這長度就算是「腳長」。
第二步,算!
- 網路上都說有個公式:鞋子尺碼等於(腳長+1)✖2-10。
- 我一開始還真信,就按照這個公式,把小侄子的腳長代進去,算出來一個尺碼。
- 後來才發現,這公式好像不太準。不同牌子的鞋,尺碼標準還不太一樣。
- 而且小孩的腳肉乎乎的,有些鞋頭窄的鞋子,就算尺碼對,穿著也不舒服。
第三步,試!
- 這一步最重要,也是最麻煩的。我帶著小侄子去好幾家童鞋店,讓他試穿不同尺碼的鞋子。
- 有些鞋子,雖然尺碼寫著合適,但他穿著就是不舒服,要麼是前面擠腳,要麼是後面掉跟。
- 後來,還是一位有經驗的店員告訴我,選鞋子不能光看尺碼,還得看鞋型。
- 他說,小孩子的腳比較寬,腳背也比較高,要選那種鞋頭寬鬆,鞋幫柔軟的鞋子。
- 而且鞋底不能太軟,不然走路的時候,腳得不到支撐,容易受傷。
- 聽店員的話,我才恍然大悟,原來選鞋子還有這麼多學問!
總結
最後,我總結幾個要點:
- 量腳長要準確,最好是讓小孩站著量,而且要量到最長的地方。
- 尺碼只是參考,不同牌子的鞋,尺碼標準不一樣,要試穿才知道合不合適。
- 鞋型很重要,要選那種鞋頭寬鬆,鞋幫柔軟,鞋底有一定硬度的鞋子。
- 最簡單的還是鞋的內長=寶寶腳的淨長+0.5~1(cm)
經過這一番折騰,總算是給小侄子買到一雙合適的鞋子。看著他穿著新鞋,開心地跑來跑去,我也算是鬆一口氣。這趟「兒童腳尺寸」大作戰,雖然有點累,但也學到不少東西,以後再給小孩買鞋,我就更有經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