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這鵝口瘡,真是讓人頭疼,尤其是發生在小嬰兒身上,那叫一個揪心!我家那小傢伙前陣子就中招,牙齦上長一片白白的,看著就心疼。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嘮嘮這段時間我是怎麼跟鵝口瘡鬥智鬥勇的。
一開始發現娃兒有點不對勁,吃奶的時候老是哭鬧,本來還沒怎麼在意,直到有一天我給他餵奶,無意中瞄到他嘴巴裡,哎喲!牙齦上怎麼長一片白白的膜?看起來就像一層奶垢,但擦又擦不掉。我心裡咯噔一下,這不會是鵝口瘡?

上網一查,越看越像,心裡那叫一個慌!趕緊抱著孩子就往醫院跑。到醫院,醫生看看,說:「這就是典型的鵝口瘡,是真菌感染引起的。」接著就給我開一些藥,還囑咐一些注意事項。
回家後,我就開始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給娃兒治療。就是用藥,醫生開的是制霉菌素,我把藥片碾成粉末,然後用溫水調成糊狀,再用乾淨的棉籤沾上藥糊,輕輕地塗在娃兒的牙齦上。這小傢伙還挺配合,塗的時候也不哭不鬧,真是乖得讓人心疼。
除用藥,我還特別注意衛生。每次餵奶前後,我都用溫水把奶瓶、奶嘴仔細清洗乾淨,還會用開水燙一下消毒。我自己的乳頭也會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,然後再用清水擦一遍,確保乾乾淨淨的。家裡也經常開窗通風,保持空氣清新。真的是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清潔跟消毒!
除這些,醫生還讓我用淡鹽水給娃兒擦拭口腔。我一開始還擔心鹽水會不會刺激到娃兒的口腔,但醫生說淡鹽水可以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,而且濃度不高,不會有太大刺激。於是我就照做,每天用溫的淡鹽水,拿消毒棉籤沾濕後,輕輕擦拭娃兒的牙齦和口腔黏膜。這一步其實挺關鍵的,可以幫助清除口腔裡的真菌和食物殘渣,為康復創造一個好環境。
我還聽說小蘇打水也能治療鵝口瘡,就去藥店買小蘇打片。按照網上說的,用 2% 到 4% 濃度的小蘇打溶液給娃兒清洗口腔。這個方法也挺有效的,用一段時間後,娃兒口腔裡的白膜明顯減少。
就這樣,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護理,娃兒的鵝口瘡終於好!看著他又能開開心心地吃奶,我心裡別提多高興!真的是折騰死我,總之,這場與鵝口瘡的戰鬥,總算是我勝利!哈哈哈,我太厲害!
最後再提醒一下各位家長,平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,勤洗手,多通風。如果發現孩子口腔裡有異常,一定要及時就醫,別耽誤病情。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健康康,快快樂樂地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