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起我家那小祖宗,最近吃飯真是讓我操碎心!以前還挺乖的,給啥吃現在副食品是碰都不碰,真不知道咋回事!
一開始,我還以為是自己手藝退步,畢竟之前做的那幾樣他都吃膩。於是,我開始上網查資料,學做新花樣。什麼蘋果泥、香蕉泥、南瓜泥、胡蘿蔔泥…我都給他試個遍,結果?小傢伙嘴巴閉得緊緊的,頭搖得像撥浪鼓,一點面子都不給!

後來,我聽鄰居家的媽媽說,可能是寶寶的腸胃不太舒服,消化不所以才不愛吃東西。她建議我可以給寶寶按摩按摩,捏捏脊,促進消化。我一聽,覺得有道理,趕緊學起來。每天吃完飯,我就抱著他,輕輕地給他揉肚子,從上到下,順時針打圈圈。晚上洗完澡,再給他捏捏脊,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那塊。你還別說,這招還真有點用!按摩完,他放屁都比以前多,感覺肚子裡頭舒服多。
除按摩,我還聽說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生菌。說是益生菌能幫助消化,就像一道“開胃菜”。我不太懂這些,就去藥店問藥師,他給我推薦一款嬰兒專用的益生菌,說是可以加在牛奶或者水裡給寶寶喝。我買回來試試,每天給他喝一點。
我還琢磨著,是不是我做的副食品太單調?小孩子嘛都喜歡顏色鮮豔的東西。我以前做的那些,不是黃的就是橘的,看著都沒啥食慾。我開始學著做“五色拼盤”,把不同顏色的蔬菜、水果搭配在一起,擺得漂漂亮亮的。比如,用綠色的西蘭花、紅色的番茄、黃色的玉米、紫色的紫薯,拼成一個可愛的圖案。這樣一來,寶寶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來,會好奇地想嚐嚐。
我還學會“講故事”這招。每次餵飯的時候,我就編一些關於食物的故事,比如“小青菜是超人,吃可以變強壯”,“小胡蘿蔔是魔法棒,吃眼睛會變亮”。寶寶聽得津津有味,不知不覺就把飯吃下去。
- 調整烹飪方法: 我開始注意把食物做得更細、更軟、更爛,更適合寶寶的消化能力。
- 注意飲食衛生: 我也更加注意寶寶的飲食衛生,餐具都仔細消毒,確保寶寶吃得安全。
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,我家寶寶終於開始慢慢接受副食品!雖然還沒有完全恢復到以前的食量,但至少願意吃,這就讓我看到希望!
養個娃真是不容易!不過,看著他一天天健康成長,再辛苦也值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