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家娃的“性蕾期”,這事兒說起來有點不好意思,但我覺得分享出來,對其他爸媽也有個參考。
話說我家小寶三歲左右,突然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特別感興趣,尤其是小雞雞。一開始我還沒太在意,以為小孩子嘛都這樣。但後來發現他越來越頻繁地摸,而且還會問一些讓人尷尬的問題,比如「媽媽,爲什麽我沒有奶奶?」「小雞雞是做什麽用的?」之類的。

當時我一下子就懵,心想這小子是不是太早熟?赶紧上网查资料,才知道原來這叫“性蕾期”,是孩子性心理發展的一個階段,大概在三到六歲之間。
解這個之後,我就開始有意識地引導他。我不回避他的問題,但也不過度渲染。比如,他問小雞雞是做什麽用的,我就會用比較簡單的語言告訴他,那是尿尿用的,長大後還有別的用處。
我會注意他的行為。如果他是在公眾場合摸小雞雞,我會溫柔地制止他,告訴他這是不禮貌的,可以回家再摸。
還有,我開始給他看一些關於身體的繪本,讓他解自己的身體構造,知道男生和女生的區別。同時,我也會告訴他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,不要讓別人隨便碰。
記得有一次,他突然問我:「媽媽,我是不是可以跟小妹妹結婚?」我當時差點沒暈倒,趕緊告訴他,結婚是長大後的事情,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,和小朋友好好相處。
那段時間,我真是費不少心思,生怕自己哪句話說錯,影響他的心理發展。不過,好在小寶還算聽話,慢慢地也就不再那麼執著於自己的小雞雞。
現在回想起來,我覺得“性蕾期”其實是孩子認識自己身體、解性別差異的一個重要階段。作為父母,我們應該坦然面對,正確引導,幫助他們健康成長。
我的做法是,發現苗頭後,立刻行動。先是觀察,看看娃的行為是不是過於頻繁,然後開始找資料,解“性蕾期”是個接下來就是和娃“鬥智鬥勇”,既要滿足他的好奇心,又要避免讓他過度沉迷。

總之,這個過程挺累的,但也是為人父母的必經之路。希望我的分享能對大家有所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