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這個退燒藥,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。上個月我家那小傢伙突然發高燒,可把我給嚇壞!
一開始量體溫,哇,39度多!我趕緊找出之前醫生開的退燒藥,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給他餵下去。心里頭那個急,真是希望藥效趕快發揮作用。

等大概半個小時,再去量體溫,咦?好像沒什麼變化,還是燒得燙手。我這心裡更慌,想說是不是藥沒效?還是我給的劑量不夠?
持續觀察與物理降溫
後來我上網查一下,才知道原來退燒藥不是仙丹,吃下去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揮作用。有些藥可能要等個一小時、一個半小時才會有明顯效果。而且如果身體缺水,沒辦法好好發汗,退燒效果也會打折扣。
我趕緊給孩子弄點溫開水,讓他多喝一點。然後又拿條溫毛巾,幫他擦擦身體,希望能讓他舒服一點,也幫助降溫。聽說用酒精擦也可以,但我家裡沒有,就沒試。
等待藥效與再次測量
就這樣,一邊補充水分,一邊物理降溫,又等差不多一個小時。再去量體溫,謝天謝地,終於降到38度多!雖然還是在發燒,但至少降下來一點,我心裡也稍微鬆一口氣。
藥效持續時間與換藥
- 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退燒藥的效果通常可以維持個4到6小時。
- 不過不同的藥,代謝時間不太一樣。
- 如果燒一直退不下來,或者過幾個小時又燒起來,可能就要考慮換一種退燒藥。
我記得醫生之前有說過,如果一種退燒藥效果不可以換另一種試試看。不過我沒敢亂來,還是決定先觀察看看。
後續追蹤與就醫
還後來孩子的體溫就慢慢降下來,也沒有再燒上去。不過為保險起見,我還是帶他去看醫生。
醫生說,有時候吃退燒藥還是不退燒,可能是因為引起發燒的原因沒有解決。比如說,如果是感染引起的,就要針對感染來治療。還有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,像是中樞性發熱、腫瘤等等,也會影響退燒藥的效果。
總之,這次經驗讓我學到不少。以後再遇到孩子發燒,我就不會那麼慌張。

不過,如果吃退燒藥幾個小時還是不退燒,或者情況越來越嚴重,還是要趕快去看醫生,可不能自己亂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