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個兒得空,來跟大夥嘮嘮我最近折騰那台 AC 超音波儀器的經歷,順便記錄一下,省得以後再走彎路。
先說說起因,前陣子我不是想搞一些材料檢測嘛尋思著得整個趁手的工具。問一圈,都推薦用超音波檢測,說是無損檢測,方便又好使。我一琢磨,行!那就搞一台。

上網一搜,好傢伙,這玩意兒還分啥 ACQ— II 型、C-SAM、SAT,看得我頭都大。後來總算摸清點門道,知道這超音波儀器應用還挺廣,啥物料檢測、質量控制、研發都能用上。最後選個國產的 ACQ— II 型,價格還算親民,功能也夠用。
收到貨,我就迫不及待開始擺弄:
- 第一步,調整壓縮空氣壓力,看說明書上寫著要調到 0.3 到 0.45 兆帕之間,照做就是。
- 第二步,調整蒸餾水壓力,跟壓縮空氣一樣,也是 0.3 到 0.45 兆帕,水溫要控制在 30 到 60 度之間。這一步也沒啥難度。
- 第三步,打開機器的總電源。這一步最簡單,就一個按鈕,一按就開。
機器開起來,接下來咋整?說明書上寫得密密麻麻的,看得我眼花繚亂。得虧之前做過功課,知道得用那個叫 CSK-ⅠA 的標準試塊來校準。這玩意兒在行業標準裡頭有規定,專門用來測試儀器的。
校準過程也是一步步來的:
- 把探頭放在試塊上,對準那個 25 毫米厚的大平面。
- 然後,就開始調機器上的各種旋鈕,什麼微調、水平、脈衝移位,反正就是一通鼓搗,直到屏幕上出現五個底波,就是 B1 到 B5 那五個。
說實話,這一步費我不少功夫,主要是對那些旋鈕的功能不太熟悉,調來調去總是不對勁。不過好在最後還是給調出來,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五個底波,心裡一陣竊喜,總算沒白忙活!
這波操作下來,算是把這台 AC 超音波儀器給摸透個七七八八。以後再用它來檢測材料,心裡就有底多。這次的經驗告訴我,不管啥儀器,都得親自上手試試才知道咋回事,光看說明書是不夠的。得動手操作,多試幾次,才能真正掌握它。
今天就先分享到這兒,以後有啥新的心得再跟大家嘮。